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18-06-09 23:45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屏東縣旭海村民林春誧(右),30年來開著九人座老爺車載村民就醫、採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最近推出《體檢行的正義》首部曲「行的難民」,探討高齡化社會中被遺忘的老人移動權,引起熱烈回響。同一時間,立法院正在審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預算執行成效,至四月底止,執行率僅五五%,遭到立委質疑。兩個看似不相干的議題,實則凸顯了國家建設的偏差與失能。

「行的難民」之所以引發共鳴,主要是絕大多數住在六都都會區以外的民眾,遑論捷運,就連公車也未必能穩定服務。尤其偏鄉或山地,即便有公車,往往也是班次少得可憐,或者路線不符需求,或者站牌離村落極其遙遠。因此,偏鄉民眾出門若無法自己騎車開車,則往往要仰賴親友接送或叫車,成了公民「交通平權」中被遺忘的弱勢,老人更是弱勢中的弱勢。

這也是為何車禍三大主因「機、老、酒」中,「老人」加「機車」這兩項高危險因子,往往發生在農村與偏鄉。交通部鼓勵老人放棄駕照及七十五歲以上高齡駕駛體檢換照兩項政策,在非都會區難以推動,原因在此。對許多鄉鎮地區的老人而言,騎機車已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不得不的生活方式。

「行的難民」中最受矚目的報導,是一名住在屏東旭海村的八十二歲村民,每天開著破舊的老爺車,載著年紀與他不相上下的村民到一小時車程外的車城及恆春採買、就醫;報導見刊後,民間捐輸紛紛湧入。事實上,類似情況在許多偏鄉尤其是原鄉部落均為常態。民間社會的熱情,對照出政府公共運輸的空白與失能。

近兩年,交通部在非都會區推動「需求反應式運具」(DRTS),透過鄉鎮公所與計程車業者合作,或由政府補助九成經費購買中小巴,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接送。另有一成的彈性路線,讓司機繞行,滿足民眾採買及就醫需求。但DRTS迄今覆蓋率仍低,關鍵在推動DRTS需要的不只是「錢」,更重要的是「人」。這種非傳統式的運輸須有細膩的規畫,才能使供給滿足需求。而現狀往往是,中央政府只負責給錢,鄉鎮公所拿到經費後,通常就是發包給計程車或客運業者;民眾則以為可以用搭公車的價格搭到專車,事後卻發現不符需求,使用率自然難提升。如此一來,DRTS因搭乘率太低,有些必須減班甚至停駛。

DRTS的構想立意良好,但執行上卻失之潦草。曾是全台唯一沒有公共運輸的屏東春日鄉能成為DRTS少數的成功案例,關鍵在於其靈魂人物——當地鄉長柯自強的用心,證明了只要找到對的人及方法,就能把事做好。

台灣的高齡化來得又快又猛,尤其青壯人口流失的偏鄉,老化程度更遠高於全台平均值。政府若有前瞻思維,都須嚴肅因應,並擬定短中長期對應之道。從偏鄉公共運輸的長期失能,再回看民進黨政府力推的八年八千億前瞻建設,撒下大錢,卻對於解決偏鄉長者移動權毫無設想,漫不經心。

前瞻計畫中近半經費投在軌道建設,高達四千兩百多億元,絕大多數集中在都會。其中,雖有南迴鐵路潮州段電氣化及花東地區鐵路雙軌化等針對南部及東部的交通改善計畫,但對於多數位在山區的原鄉部落或「不山不市」的鄉鎮而言,能一舉解決偏鄉高齡化與高度仰賴私人運具「雙高」的解方,既非捷運亦非輕軌,而是中巴或小巴為主的公共運輸,才能提供高齡化偏鄉及農村移動所需的日常服務。

這些偏鄉高齡者需要的,未必是五分鐘、十分鐘一班的密集車班,或是先進的公車動態App;他們需要的,是高度準點、不脫班、不早發的公共運輸—不論它是叫公車還是DRTS。

失焦的政策,砸再多錢,也難以扭轉錯誤的方向。龐大「行的難民」族群遭到遺忘,反射出「前瞻」計畫在都會重複布建交通路網是多麼浮濫,眼光又多麼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