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18年10月21日 04:10 工商時報 台北訊
 
今年重陽節,位於淡水的潤福中高齡專用住宅,為慶祝二十二周年館慶,舉辦了一場作品全由中高齡者創作的陶藝展「歲月靜好.壺器時光」;潤福的楊子敬董事長也同場發表新書作品「董事長說故事-共居、共餐、共學、共樂的老後人生」。

本次陶藝展展出作品都是來自潤福中高齡住戶用心的創作,其中最高齡的創作者甚至已經高齡九十。「壺器」作品以臺灣的茶席文化作為創作方向,參展學員有的以當代的思潮為創作發想,運用了精湛技巧表現既現代又有古典之美的完整茶席;也有的以科學精神,將壺器當做精密儀器般來詮釋,創作出實用並兼具藝術性的作品;更難能可貴的是,幾位已過遲暮之年的學員,仍能不受年齡限制,以愉悅的創作心境,將繽紛炫麗之色呈現於作品之中。

這是一群幸福的長者在潤福共居、共餐,過著悠靜淡然的時光;同時也是潤福陶藝社學員們共學、共樂的歡樂與幸福時光,這就是「成功老化」的典範,恰與楊子敬董事長發表新書所倡議的觀念互相呼應。

二○一八年,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計二○二五年,將成為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迎向這個趨勢,個人、家庭與群體必須以新的觀念、態度與做法,創造更健康、和諧、有價值的社會。

「潤福」楊子敬董事長以自己八十八歲的經驗,更將二十多年來在潤福中高齡住宅服務年長者的專業,以及從潤福住戶身上學習到的人生智慧,整理成書。書中透過一篇篇關於老後的人生故事,他邀請讀者一起想像年老的情境,並思考問題,例如:我們真的知道「老」是怎麼一回事嗎?安全自在的老後生活空間在哪裡?是否做好熟齡的財務規劃?如何儲存身心健康的本錢?接受長照,還是自己來罩?退休後,就不能繼續服務社會,也難以維繫人際關係嗎?老了以後為什麼還學才藝?如何一圓年輕時的夢想,享受豐富燦爛的銀髮人生?

這本書特別是寫給對於老後人生規劃感到茫然的年長者;不知如何陪伴父母面對這段人生旅程的子女;思考如何開創更合宜照護模式的銀髮產業。書中結合理論與實務,透過一篇篇貼近生活的故事,邀請讀者一起想像與思考,在面對年老的情境時,可以有哪些選擇與做法?也經由探討問題的過程,讓社會大眾與相關單位理解,老年要面對的實際狀況有哪些?可以如何準備?以便自主掌握幸福晚年。

同時,楊董事長也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年輕人認識老人,進而懂得如何服務老人、照顧老人,也能及早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必經之路,有早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人一生只會老一次,每個人都必須及早體認,也需要預先學習,務必了解人口高齡化的問題不可能只靠政府或社會福利就可獲得完整而全面的解決方案。要懂得自立支援與及早正確的規劃,才可能擁有健康、有保障的老年。書中內容還融入「潤福」的具體專業做法,絕對值得參考學習。

本書更獲得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一致推薦,的確能幫助即將或已面對老化過程的讀者調整觀念與做法,擺脫「下流老人」的命運,成為活躍、正向老化的世代。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