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19-11-20 12:19聯合報 記者賴于榛╱台北即時報導
 
針對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社福資源配置與運用的合理性,監委陳小紅、王美玉今提出10大調查意見。陳小紅質疑,老人與身障占掉大部分社福津貼,育幼、新住民則較少,好的社福政策要「去身分」、「去性別」、「去階層」,這種以身份別給出的津貼,聖誕老人要怎麼無止盡做下去?

歷經近2年的調查,陳小紅與王美玉整理出十大社福資源議題,調查報告昨通過聯席會議審查。陳小紅指出,去年度中央政府社福支出4907億元,佔總預算四分之一,但社福支出卻有7成傾向社會保險支出,這並非長久之計,未來隨保險費率調高、投保人數及投保薪資增加,不難預見「社會保險支出」將居高不下,勢必擠壓其餘歲出政事可分配資源。

王美玉也點出中央各機關各種補助,有些沒有排富條款,制度設計基本上就不符合公平正義,加上缺乏跨部門的資源整合機制,衍生機關間補助重疊或標準歧異等現象,其中老農津貼未能隨國民年金保險的開辦而落日,成為政黨每逢選舉競相加碼的「福利政見」,就是最佳例證。

陳小紅說,部分地方政府還加碼開辦沒有排富的社會給付跟項目,但這種不排富的補助,將導致幽靈人口出現,補助無法真的用在刀口上。

對於我國「現金給付」甚於「實物給付」,且高齡及身心障礙的「現金給付」占比分別為98.2%及67.0%,陳小紅則說,這讓政府所提供的社會福利職能遭限縮窄化為移轉性支付,忽略福利服務輸送體系建構的重要性,且目前態勢是老人、身障等補助吃掉大部分社福津貼,而育幼、新住民津貼較少,可好的社福政策應「去身分」、「去性別」、「去階層」,這種以身份別給出的津貼,聖誕老人要怎麼無止盡做下去?

王美玉則認為,現今很多社福政策是中央請客,地方買單,但是地方也有原先的福利支出,就算中央先提供地方支援,通常也只有一年,加上選舉那麼多,政策可能4年就翻新,這種先喊政策,導致地方頻於招架的狀況必須解決,尤其台灣財政很多資源在六都,其餘縣市預算卑微,都是困境;另外,長照基金預計在2027年面臨收支失衡,監委們也要求政府提早因應。

至於我國社福人員外包給NGO團體,陳小紅指出,這導致政府監督角色弱化,甚至變成去專業化,常常給NGO經費又不足額,NGO得自行募款,這樣的資源分配衛福部必須有督導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