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20-09-05 23:21 聯合報 / 林宜靜/自由業(台北市)
 
高雄失蹤少女被尋獲,警方出動數百人次跨區新竹找人成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少女失蹤案、台北少女離家案的起因,是網路應徵工作和交友;前者讓人聯想到韓國「N號房事件」,後者則是少女因家人不諒解而離家。網路交友的安全性與校園教育等議題,再度受重視。

對於E世代來說,網路交友是習以為常的方式,在各式手遊的蓬勃發展下,交友形式五花八門,人手一機是脫離孤單的生機,也是商機。隔著螢幕與自己不同生活型態、沒有直接利益的陌生人互動,建立看不見卻充滿無限可能的連結,就連成年人也未必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網路虛擬世界,對方背景資料都能造假;大多數長輩會對孩子諄諄教誨,若要見網友要結伴或告知身邊可信任的親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對方為什麼要出來見你?基本道理人人明白,但卻越會引發好奇。

網路對成年者言,可能作為聯繫親友、工作之途,下班則是娛樂、紓壓工具;對孩子而言,既是娛樂,也是父母忙於工作時的心靈出口,更是與同儕競爭、建立關係的工具,這也是未成年人較無法以理性或以生活經驗判斷的;其實,成年人亦會受網路言論的影響。

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網路世界,長輩需跳脫倚老賣老、老生常談,嘗試換位思考:孩子為何如此做的原因及其真正需求。孩子正是因為好奇才會接觸甚至沉迷網路世界,這是人性,而經驗是人生不斷往前的助力之一。

與孩子建立有效、非威權式溝通方式,是刻不容緩的家庭與校園教育,也才能破除憑藉網路塑造美好幻象的犯罪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