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20-11-16 02:50 聯合報 / 記者徐如宜、楊濡嘉、王慧瑛、王敏旭/連線報導
 
疫情拉警報時,許多關懷據點一度暫停,長輩們宅在家心情悶,可能加速退化。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七十歲老翁遭情緒管控不佳的獨生子施虐,鄰居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但老翁住不習慣機構,堅持要回家與兒子同住,社工請警政單位協助警告兒子不准再向老翁施暴;另名老翁的兒子患有憂鬱症,加上沒穩定用藥而施虐長輩,但老翁認為兒子不是惡意而是生病,堅拒社工協助。
疫情期間社區關懷據點關閉,長青學苑停課,長輩生活作息被迫改變,在狹小空間、高密度相處情境下,成天與兒孫大眼對小眼,負面情緒積累到臨界點,衝突往往一觸即發。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百麟表示,高齡社會老人虐待事件攀升在中外皆然,預防虐待事件要透過教育與學習不斷成長。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表示,雖然疫情趨於緩和,但社會安全網必須盡可能撒得更大、更完整,在前端就注意可能風險,把安全網延伸到對脆弱家庭的支持,政府會持續加強預防能量,讓里鄰社區成為防止暴力最基層的防護網,加強橫向網絡落實責任通報,鼓勵民眾關懷脆弱家庭,提供訊息讓服務及早介入。

高雄市衛生局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李素華表示,各類型保護案件都成長非單一因素,如果已成為社會現象,民眾要懂得尋求社會資源以解決問題。例如疫期間失智長輩家屬面臨照顧壓力,可以向長照中心諮詢,降低照顧負荷,有經濟壓力可向勞工局求助,尋求社會資源減輕燃眉之急,或許能減少家暴發生率。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趙善如說,社區關懷據點有情感慰藉功能,在長輩人際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面臨防疫與運作兩難時,應該改變服務輸送型態與媒介,發動志工到宅送餐關懷,藉助科技輔助,以視訊問安或引領運動都是可行作法,「社會安全網永遠有不足處,許多準備必須超前部署。」

「老人當自強!」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主任程紋貞表示,人不是老了就一無是處,長輩必須找出自己的價值,展現自己的力量,就不會在家受虐、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