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21-09-04 18:33 聯合報 / 記者施靜茹/台北即時報導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在台北車站新光大樓前廣場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今年以「智立生活,台北憶起幸福」為主題,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失智者、照顧者和志工組成的「小烏詩班」在現場演唱詩歌。記者葉信菉/攝影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在台北車站新光大樓前廣場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今年以「智立生活,台北憶起幸福」為主題,45個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透過海報展秀出創意課程。

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現場帶領局處首長及據點代表,邀請未到現場的相關人士,以視訊同步參與活動,運用虛實概念,傳遞疫情期間北市失智照護資源不打烊的信念。活動現場也首映「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講述兩個真實失智個案的故事,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更現身影片,為失智症家庭加油打氣,現場並有失智照護大使「熊讚」一起炒熱氣氛。

黃珊珊的母親今年93歲,她致詞時表示,身為子女,很能感受照護資源的重要。她指出,台北市的失智照護理念是鼓勵「智立生活」,透過失智照護資源,幫助失智者發揮生活能力,同時減輕照顧者壓力,以一區一共照中心為基礎,布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讓失智者在不同疾病階段,依其照護需求提供個別化服務。

黃珊珊說,台北市的失智照護資源特色,是由跨局處合作打造綿密的照護網絡,以「社區」為核心發展特色服務。黃珊珊並在現場帶領台北市社會局、教育局、勞動局、交通局、產發局、警察局、民政局、消防局、文化局、觀傳局、共照中心及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代表共同宣示失智照護成果。

失智者家屬林宜瑾在現場分享母親參與和平醫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經驗,她87歲的媽媽年輕時由彰化來到台北,學會做裁縫,喜歡把兩件穿不下的舊衣改成一件可以穿的衣服,現在即使眼力和記憶力沒有以前好,家裡孫輩陪她穿針引線,也陪她種最愛吃的金針、秋葵或孵豆芽菜,創造生命記憶。

林宜瑾說,和平醫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課程多樣化,例如帶媽媽和其他學員去國家音樂廳或台灣博物館,欣賞表演與藝術,最近因疫情無法前往據點,媽媽參加據點舉辦的線上視訊課程,工作人員先寄來手作材料包,讓媽媽在家跟著視訊做毛線冰淇淋手工藝品,「我們家有一面牆,貼滿媽媽在據點做的各種作品呢!」

在這場嘉年華活動中,北市共有45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展示特色課程與服務的海報,圖文並茂描繪如何幫助失智確診或疑似個案及早介入延緩病程;12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並在現場攤位展示服務體驗,溫馨熱絡的氣氛,讓民眾感受到失智照護資源就在身邊,即使罹患失智症也有機會自立生活,過著充實的生活。

12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各有特色,北投區結合台北榮總、林泉里等資源,打造慢活、禪繞畫等課程;士林區為失智者引進寵物輔療,還提供志工培訓課程,讓長者也能成為失智照護的在地守門人;中山區有魔術、戲劇等輔療,針對外籍移工還有培力訓練;松山區將中西醫照護帶入據點服務、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擔任志工,失智症協會因應疫情錄製有失智照護居家防疫影片,幫助照顧家屬降低照顧疑慮。

大同區有據點為失智者貼心增闢周末場次,讓照顧者有時間喘息;中正區有北市首家失智共照中心,即市聯醫,對照顧者傳授照顧技巧與輔導諮商;萬華區有台大醫院今年甫成立失智共照中心,與健康服務中心、社區團體在社區找出疑似失智個案,進而確診和提供個案管理服務。

信義區、大安區的活動活潑多元,有據點每日安排職能復健、美食地圖懷舊等課程,讓失智長者輪番體驗不同主題;內湖區、南港區多提供有共餐服務,營造交流機會;文山區有據點引介網路粉絲團、視訊軟體等新媒體教學,長者上網學習更有動力。

台北市失智照護資源豐富,台北衛生局呼籲,若有身邊親友對失智症有疑問,或想了解照護資源哪裡找?可參考台北市衛生局編修的「110年號台北市失智照護服務資源手冊」,集結最新北市失智照護服務資訊,協助有疑似失智症狀的民眾就醫確診與尋求相關失智照護服務。

也可多利用以下資源管道:

●.各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聯絡方式,請洽詢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症服務網:

https://dementi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4825D3265339708&sms=D3FC34DCF234E6DD&s=3F868C64D844A0D5

●北市政府衛生局Line官方帳號

https://aifaq.health.gov.tw/HBOD_QA/

●如有失智照護需求,可以手機、市話直撥1966,將有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或轉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