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 服務介紹 > 最新消息

2022-07-27 13:51 聯合報/ 記者 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高齡80、90多歲的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表現還能逆轉進步嗎?台大醫院與156位平均82歲、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長輩合作,用5年時間去證實這是可能的,其中1成患者在治療一年後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研究成果獲得頂尖國際期刊《Aging US》接受刊登。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風險遠低於傳統心臟手術,去年二月起也開始獲得健保給付,符合條件的病人不再需要自費100萬以上。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者,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大約有10%是因為曾發生腦中風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瓣膜疾病,隨狹窄程度加劇,病患可能會胸悶、昏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例如喘、水腫等,也會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的症狀。

林茂欣表示,TAVR是近年來針對老年病患發展的微創瓣膜治療手術,手術過程無需使用傳統開心手術的體外循環機,術後的傷口亦僅在一側的鼠蹊部約0.5公分大小,大大減少了年老病患手術過程的風險與不適。過去國內外研究均證實TAVR可以顯著增加心輸出量及腦部的血液流量,對於長者安全性高,因此去年2月起健保也納入給付,患者不再需要自費100多萬。

台大醫院注意到,長者在TAVR術後除了心臟和腦部血流改善,連頭腦都變靈光,這很令人振奮,因為現有藥物或神經認知訓練,多半也只能延緩症狀惡化,無法逆轉失智。因此,台大醫院自2015年開始進行研究計畫,完整追蹤156位平均82歲長者在術後3個月、術後1年的認知功能表現。

結果發現,術前有39.1%病人簡短智能測驗結果小於26分,符合失智症診斷標準,術後一年有3成病人進步3分上,僅剩27.7%小於26分,代表約有1成患者可以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巴氏量表原本只有90分上下,術後一年也進步到超過95分,顯示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帶來生活獨立性的改善,且均持續到術後1年。

台灣大學心理系主任周泰立自己的岳父就受惠其中。周泰立表示,岳父5、6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2年多前89歲高齡時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當時喘的很厲害,雙腳都水腫,在其他醫院短暫住院後,被告知該院無法處理,建議轉院到台大。

周泰立說,岳父到台大醫院接受TAVR治療後,不但很快就出院了,回到家完全不喘、走路很有精神。岳父術後數學能力也大有進步,原本外出買東西,找錢會找很久,或是沒辦法找錢回來,後來找錢變很快而且數字正確。岳父回到社區日照中心,負責認知功能訓練的老師也告訴家屬,他的反應速度進步很多。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過去就知道TAVR可以改善心腦血流,也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免除體外循環過程有細小微粒跑到腦部、造成腦損傷的風險,這次研究更證實它可以增進神經認知功能表現,可說是是世界獨有的重要發現。

林茂欣建議,家有失智長者,可留意是否有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問題,因為失智的症狀可能比心臟衰竭的症狀更早出現。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有助於幫助長者遠離失智惡化和心臟衰竭的威脅。